说说后举门那些事儿

 什么叫后举门?英文Lift Gate,顾名思义:所有铰链置于车顶的车屁股门都叫后举门。

    后举门一般常见于两厢车Hatch back,旅行车Station wagon,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和各类VAN(包括MPV)上。这些车由于本身车身设计就没有三厢车Sedan的后备厢,因此用后举门替代了后备厢盖Decklid。

Station Wagon

Hatch Back

SUV

MPV


    今天大锤不是来做科普的,而是坐下来和大家哔一哔市面上常见的后举门设计与他们相应的优点和槽点。

电动后举门

    说老实话,电动后举门真心是两类人的福音:

    身轻腰柔易推倒族:


    注意,他们不一定是娇小的软妹子,也可能是那些花样男子或者豆芽绅士。他们要么身高难以够着打开过高的门把手,要么臂力不足以战胜空气弹簧的阻力。而有些车型过于粗壮的气压挺杆甚至会让你的后举门在关上之前依然倔强地雄起,吓你一跳之外也倍显尴尬。

    靠天洗车族:


    这群人坚信只要自己一洗车第二天一定下雨,因此乐于将洗车的工作交给东海龙王。所以他们的车,尤其后举门上一定是脏得你都下不去手。有了电动后举门,从此再也不用关完门还要在衣服上擦手了。 

    这里科普一下,为何车屁股容易脏,为何有后举门的车,屁股尤其脏?

    各位工程师学过流体力学吧?没学过也无所谓,因为后面讲的内容实在太好记。你们只需要记住:

    没屁股的车空气动力学不如有屁股的车好;没屁股的车,空气流经车顶后会在车尾形成很多湍流,导致本应该继续向后飞的灰尘污水在湍流作用下重新附着在车尾;这也是为什么没屁股的车都给后风挡玻璃配上雨刮器的原因。

    但是,大锤这里想说两句话:

    1. 一切没有防夹功能的电尾门都是杀人利器!

    你要问我为什么?还用问么?不信可以把你的任何肢体放在电动门闭合处试一试,看能出几级伤残。



    我在宝马4S店闲逛时发现4系gran coupe车型的大掀背是电动闭合的,赶紧试了试他的防夹功能,结果发现疑似没有防夹!边上的销售看我脸色不对,主动上前解释:

    我们4系没有防夹

    4系没有防夹

    没有防夹

    防夹

    夹

    ……

    大锤其实一直认为电动后举门就和自动天窗一样,都应该把防夹功能作为法规强制要求。作为工程师的我当然知道少一个防夹可以省很多钱。但对于车企,要降本的话,与其在安全配置和性能表现上偷工减料,不如大大方方开掉几个脑子不好使的高层,这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型企业应走的路。

    下面给大家数一数大锤所知的几家车企带电尾的产品上防夹功能的表现:

    奥迪全家:有防夹,触发力量过大,属于不杀人只伤人的类型——新Q7和A6 allroad的防夹触发力明显降低,给好评,但这两款之前的所有车型必须差评;

    沃尔沃:防夹功能正常,轻轻阻力即可触发,作为自称最安全的品牌,做到这点是应该的;

    凯迪拉克、奔驰:都是正常表现,触发防夹的力量比沃尔沃稍大,但都在让人安心的范围内;

    宝马:屌丝锤至今没开过宝马,只知道4GC上防夹的疑似缺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我不信BMW能不给电尾配防夹,但即使有,想必4GC的防夹触发力也绝不小于奥迪;

    别克:GL8在气压挺杆附近还有雷达检测是否有手指在这一区域。要知道上面提到的那些品牌,夹到头或手臂估计只是轻伤,夹到手指你这辈子也就告别键盘了。GL8这样的设计才是真的安全和良心,希望其他车企学习。

    2. 一切没有打开高度调节的电尾门都是耍流氓!

    现在我们遇见的地下车库,有很多是这样的。


    90%的商场都只注重门面(虽然其中90%连门面也做不好),别说卫生间了,地下车库的设计往往都一塌糊涂,天花板上布满了奇葩的风管水管。

    造成的后果就是,有些车位顶部会特别低矮,而驾驶电尾门车型的车主往往习惯在接近车子时就通过钥匙打开后举门,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哐……

    所以,一个能调节后举门开度的配置是多么必要。

    目前配备此项功能的车型其实也不少了,下图依次为:欧宝英速亚、BMW X5、丰田汉兰达。


    但其实各位有没有发现,这些后举门开启高度调节都必须在车内,甚至驾驶席完成。万一进入地库的时候忘了调低高度,而又急着打开后举门,最后免不了还是要来个顶天立地。虽说一般力量不足以让后举门凹陷变形,但损伤漆面露钣金是难免的。

    在这里,大锤建议各大厂商考虑一下,在车钥匙上直接增加两档后举门开启的按钮。至于成本方面,只要用户体验提升了,大家自然是愿意为更好的设计买单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苹果。